薛飞出局后,球迷们对于教练组选拔的质疑:弃用更年轻、排名更高的向鹏(已经达到世界第9的位置)等小将,让通过内战选拔出来的26岁薛飞参加外战,真的合理吗?
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男单向来是乒坛竞争最激烈的项目,强如中国队也曾多次在世界大赛上遭遇败绩,数次无缘金牌、甚至是奖牌。
不过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队的优势逐渐扩大,所以很少在世界大赛上出现一轮游败北的情况,通过查阅资料可知,国乒近24年没有运动员在世乒赛男单项目中止步首轮,最近的一次类似的情况则是在上世纪末的埃因霍温世乒赛上。
1999年,第四十五届世乒赛原定在前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举办,但因为科索沃战争的缘故而被延期并拆分,其中单项赛改在荷兰的埃因霍温开打,那届比赛国乒运动员在男单项目上的表现差异巨大,既有刘国梁夺冠成就大满贯壮举,同时也出现了一轮游的选手。
当是时也,与薛飞一样是直拍两面打法的冯喆(直拍横打技术的开拓者之一)就在首轮折戟沉沙,苦战5局后2-3不敌比利时选手小塞弗,由此而止步于128强的位置。
如前所说,今年薛飞的出局引发了较大的争议,因为无论从世界排名还是近期的外战表现(最近一次外战才输日本选手滨田一辉)上看,他原本都很难拿到国乒男单直通多哈的5个名额之一,但最终通过内部的直通赛击败队友才入围,结果又在世乒赛上输外战。
当然,国乒这次的选拔制度是之前就已经定好的,按规则办事、公开透明本身并没有错,不过还是许多人提出疑问:让内战的表现决定外战的人选,合适吗?
此外,作为一位1999年出生的运动员,薛飞已经年满26岁——国乒男队原本就已经出现了年龄梯队建设的问题,结果这次2003年出生的向鹏、2005年出生的黄友政和陈垣宇都错过了参加世乒赛单打的机会(只有黄友政入选了男双,其余两人彻底无缘),怎能不让人惋惜?
除了薛飞,国乒还有两位运动员是通过直通赛拿到了多哈世乒赛的单打资格,分别是男队的林高远、女队的石洵瑶,那么他俩能取得怎样的成绩呢?让我们继续静观比赛的动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