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达摩财经)
8月2日,宝盈基金发布了旗下7只基金人事调整公告。其中,基金经理邓栋卸任宝盈祥明一年定开混合、宝盈祥和9个月定开混合基金,宝盈融源可转债增聘基金经理。此外,百亿明星基金经理杨思亮一口气卸任4只产品,备受市场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杨思亮卸任的基金是其在管产品中规模最大的4只产品,分别为宝盈品质甄选、宝盈优势产业、宝盈新价值和宝盈增强收益,对应规模分别为26.6亿元、7.59亿元、10.54亿元和18.65亿元。
本次集中卸任后,杨思亮在管基金仅剩下宝盈消费主题、宝盈品牌消费、宝盈价值成长,3只基金的合计规模仅7.09亿元。
杨思亮的基金从业生涯从大成基金起步,2015年加入宝盈基金,先后担任研究部研究员、专户投资部投资经理助理、投资经理,现任宝盈基金海外投资部总经理。
在2022年-2024年的熊市行情中,沪深300指数累计下跌超19%,而杨思亮旗下基金的收益率达到12.28%。亮眼的业绩使得杨思亮管理规模大幅增长,2024年第三季度,其管理规模一度达到115.09亿元,杨思亮也成为宝盈基金旗下唯一的百亿权益基金经理。
进入2025年后,杨思亮的高收益表现没能得到持续。
今年一季度,杨思亮的重仓股大面积换手,首次重仓了贵州茅台、山西汾酒、五粮液、国投电力、腾讯控股、美团。截至6月末,贵州茅台在杨思亮在管基金中,持仓占净值比例最高,达到7.79%。
杨思亮的这番操作也引来投资者们的质疑,部分投资者觉得杨思亮加仓白酒的逻辑“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截至8月5日,贵州茅台今年下跌4.58%、五粮液下跌9.19%、国投电力下跌6.08%、美团下跌近19%。特别在第二季度,宝盈品质甄选前十大重仓股唯一一只加仓的股票为山西汾酒,而山西汾酒在二季度跌幅达到18%。
今年以来,杨思亮在管基金的收益全部告负,平均收益-2.31%,7只基金在同类排名中均处于尾部水平。
在这种低收益的业绩表现下,杨思亮在管基金遭到了大规模的赎回,宝盈品质甄选今年二季度被净赎回17亿元,规模从一季度的43.7亿元跌至26.6亿元。杨思亮在管规模也从一季度的108.64亿元下降到二季度末的70.47亿元。
宝盈基金十年原地踏步
宝盈基金成立于2001年5月,注册资本为1亿元,第一大股东为中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持有比例达75%,二股东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持有比例为25%。
近年来,公募基金的规模持续创新高,ETF、固收等细分领域规模爆发式增长,不少公司非货规模水涨船高。在行业整体规模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宝盈基金的发展节奏却显得相对平缓。
宝盈基金的管理规模早在2015年就曾达到近 800 亿元,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其管理规模共733亿元,经历十年的发展后,宝盈基金的管理规模不升反降。
前不久,公募基金二季度财报相继披露完成,宝盈基金的非货管理规模为448亿元,排在全行业第79名,这一排名创出2021年以来新低,与其他同期成立的基金公司形成了发展差异。
事实上,在宝盈基金的成长中也出现过不少出色的基金经理,如在2013年获得公募基金冠军的“公募一姐”王茹远,权益绩优基金经理彭敢、张小仁、肖肖、张仲维等,不过这些优秀的基金经理都已从宝盈基金相继离职。
近一年间,宝盈基金又有多位基金经理出走,朱建明、吉翔、卢贤海相继卸任。其中,朱建明在宝盈基金的任职时长近8年,管理规模一直在30亿元左右,去年“924”行情后,其在管基金业绩大幅反弹,远超同期杨思亮在管产品的表现。
曾管理近300亿货币基金的资深基金经理卢贤海虽未出走,但今年5月,卢贤海突然被降为两只混合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助理”。这种资历深厚者退居助理角色的安排,亦被行业观察人士解读为人才战略混乱的信号。
目前,宝盈基金旗下基金经理仅有18人,能扛起权益大旗的基金经理更是寥寥无几,在权益投研人才储备上明显存在短板。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该公司旗下有11位偏股型基金经理,其中6位基金经理从业年限不满3年。
值得一提的是,宝盈基金前不久刚刚完成高管变更,公司总经理助理汪浪任副总经理,任职日期为7月22日。今年5月,宝盈基金原副总经理李俊因个人原因提出辞任,汪浪升任副总经理后,也填补了李俊离任后市场条线的空缺。
汪浪在高管人员中相对年轻,其职业生涯起步于鹏华基金,后转战国寿安保。2020年,汪浪加入宝盈基金,并在今年2月正式被任命为总经理助理兼机构业务部总经理。汪浪此番升任能否解决宝盈基金当下规模乏力问题,值得市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