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由搜狐主办的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在北京盛大开幕。多位院士、科学家与产业界人士齐聚一堂,激发智慧的深度碰撞,奔赴科技的星辰大海。
本届论坛线上线下结合,开启全天的思想盛宴。在下午的现场环节,由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主任、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刘嘉主持的“问道智能”圆桌论坛上,与会嘉宾深入探究了智能的奥秘。
人和机器应该如何相处?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物理学博士张朝阳,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亚勤,以及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三位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跨界思辨。
嘉宾由左至右分别为张朝阳 张亚勤 傅盛
张朝阳认为,物理研究的很多东西都是一种自洽,能够自我解释。也许AI方面,人脑的思考是有限的,不能一下子全局思考,所以AI能够通过寻找这种自恰性,也许是以它的方式理解了物理,理解了世界。
但是人有直觉,但是AI能产生吗?如果它产生不了,还是不如人聪明。人总是心生一计,产生自洽性之外的东西,所以AI和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是不是对人类的威胁?
张亚勤指出,从人诞生以来便一直与外界环境相互依存,直到1865年蒸汽机发明之前,人类的发展一直是按照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演化进程。蒸汽机发明之后,人类智能开始与机器智能相融合,这个时候人类进化已经是非线性了。而到了AI时代,人的智能水平产生了质的飞跃。
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亚勤
所以,以后讨论人类发展的问题时,需要将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就像在蒸汽机时代,人类的劳动力成倍增长。“我认为人类还是发展的主宰,机器或者机器人还是我们的附属辅助工具;AI还是一个智能体,应该是为人服务的。”
傅盛则认为,张朝阳讲直觉这件事,AI完全是有的,所谓我们定义的直觉,比如当年在AlphaGo和李世石下棋的时候,下出来一手,那种在很多时候叫智能涌现,就是我们以前定义为直觉的东西,它突然来的。
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智商的放大器,因为智能和意识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人工智能就是一个更大的计算器。我认为AI比人聪明,现在已经达到了,它的智商水平已经比我们高,但是并不影响我们使用它,机器人这个事儿也是如此。
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
傅盛认为,人工智能有直觉,但是它没有起心动念,它不会今天想着发明一个定律,只能说给它一个任务发明一个定律,它可能会做,它对世界没有好奇心,没有起心动念,也没有我们所谓梦想的东西,它就是放大器的角色,包括机器人在很长时间内也会是这样一个角色。
“但它并不代表它不会给人类带来威胁,比如坏人掌握了它,或者下达的命令不明确,当中有法律法规的问题或者制定的问题,这是更复杂的问题。” 傅盛分析称。
除本篇外,搜狐科技还将通过多种方式全方位呈现嘉宾们关于前沿科技发展的洞见和思考。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专题报道。
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专题PC端
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专题WAP端
文章来源:顶端新闻
文章链接:https://static.dingxinwen.com/dd-sharepage/detail/index.html?id=10500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