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布列斯特要塞第五堡垒之谜

1941年6月,白俄罗斯的西部边界成为二战德军入侵的第一道防线。这场“褐色瘟疫”如洪水般席卷我国大半疆域,直逼首都莫斯科。战争的第一周,德军便取得了惊人的胜利,一路推进至明斯克。

布列斯特要塞第五堡垒之谜

第五堡入口是按照百年前的样式复原的复古哨所

1941年6月,白俄罗斯的西部边界成为二战德军入侵的第一道防线。这场“褐色瘟疫”如洪水般席卷我国大半疆域,直逼首都莫斯科。战争的第一周,德军便取得了惊人的胜利,一路推进至明斯克。

布列斯特要塞第五堡垒之谜

第五堡博物馆保护区中发现的战争回响

但在这场辉煌的闪电战中,却有一颗“硬核果”破坏了这场“完美战争”的油画——那就是布列斯特要塞。至今仍是个谜:这座堡垒的守军在无补给、无水源、无后援的情况下竟坚守了一个多月。而布列斯特要塞中,还有更多神秘的历史篇章,其中最具争议的莫过于战争初期就被放弃的第五堡——这座要塞工事中本应是最为坚不可摧的堡垒。

布列斯特要塞第五堡垒之谜

展开全文

第五堡本尊

那么,第五堡的秘密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历史学家认为这座地理位置优越、防御工事完备、兵员与装备充足的堡垒,几乎在战争开始时就被放弃了?我们得回到它的建设历史。第五堡仿佛一艘被困在布格河和穆霍韦茨河之间的混凝土战舰,是专为陆地战争而设计的完美构造。19世纪末,它由才华横溢的军事工程师——贝林斯基上尉设计建造。至今,博物馆中仍能见到当年由高级将领签署的建设图纸。

布列斯特要塞第五堡垒之谜

贝林斯基上尉,第五堡的设计者

最初,这座传奇堡垒被称为“国营双堤堡垒”,这个名称对非军事人员来说完全陌生。它由17个大型拱室组成,藏身于护城河与五边形土堤后方,并配备防冲锋栅栏与尖刺。其建筑材料与整座布列斯特要塞一致:红砖与混凝土。在堡垒正面建有一座可双向开火、配置6门火炮的前方掩体,并通过地下通道与营房连接。

布列斯特要塞第五堡垒之谜

第五堡构造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新生的工农苏维埃国家本着和平主义立场,未做抵抗便放弃了布列斯特与其要塞。德国皇帝的军队如入无人之境,在堡垒中驻扎许久。至今,第五堡的一些墙上仍保留着德军士兵留下的德文涂鸦。从20世纪20年代起,波兰军队开始使用这座堡垒的拱室,作为各种物资的仓库。

布列斯特要塞第五堡垒之谜

部分墙面仍可见德军留下的德文涂鸦

1939年,根据《条约》,布列斯特及其周边地区重新回归苏联控制,第四集团军司令部立即对这座牢固的堡垒产生兴趣。甚至曾有计划将其设为要塞指挥部,但由于第五堡距边界太近,最终指挥部迁至科布林。不过,第五堡仍作为后备指挥所保留。

布列斯特要塞第五堡垒之谜

博物馆藏品:一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无名士兵的照片

在卫国战争爆发前夕,第五堡驻有第44步兵团第3营,由布列斯特要塞的英雄——彼得·加夫里洛夫少校指挥。2010年拍摄的史诗电影《布列斯特要塞》中,他也是重要人物(没看过的推荐一看,值此胜利80周年,更有意义)。与其他驻军不同,第3营无需从营房调动,即可就地执行防御任务。他们的任务是守卫拟定指挥所的位置。

布列斯特要塞第五堡垒之谜

电影海报,这也是近几年看过不错的电影。

布列斯特要塞第五堡垒之谜

布列斯特要塞第五堡垒之谜

掩体二层仍保存着火炮,可亲身感受其规模

据普遍说法,第五堡在德军进攻时几乎立即被放弃:一部分守军试图突围至要塞核心区域,另一部分则向东方撤退。据官方记载,在击退数次德军进攻、弹药耗尽后,堡垒被迫放弃。然而,这种说法是否适用于如此完备、坚不可摧、没有遭遇重型攻城设备攻击的堡垒呢?相比之下,SS第45师攻打的核心堡垒防御较差,却坚守了一周以上。而第五堡则驻有装备精良、补给充足的步兵营,有充足食水和炮管冷却系统,在面对第34步兵师的进攻下,本应能坚守数周。

布列斯特要塞第五堡垒之谜

堡垒墙上至今仍可见激烈战斗留下的痕迹

此外,守军日记显示,他们始终抱有希望,相信敌人很快会被击退,苏军将反攻并解放要塞。根据“纪念”网站的数据,我们可以查到部分守军名单,但人数不多,幸存者寥寥(如尼古拉·拉津中尉、连长谢尔盖·戈留诺夫)。大多数守军被列为阵亡、失踪或被俘。少数人突围至森林中,转入游击队。

布列斯特要塞第五堡垒之谜

第五堡俯瞰图

德军何时全面控制第五堡并将其作为军用设施使用,史料并未明确记载,博物馆方面对此也保持沉默。我们只知道,德军最终决定将其用作仓库,但并未充分利用。而原因,可从驻布列斯特的德国陆军上尉——约翰·韦斯特曼的1943年日记中找到线索。

布列斯特要塞第五堡垒之谜

第五堡真的被立刻放弃了吗?

这位德国军官在笔记中提到,德军巡逻队常遭遇藏匿于地道中的俄军攻击。虽然德军认为残余守军不超过6人,但这些人常袭击巡逻队,甚至造成其失踪。即便使用火焰喷射器、毒气或布雷,仍难以肃清这些“幽灵守军”。德国士兵报告称,第五堡周围的游击队尤其活跃。

布列斯特要塞第五堡垒之谜

在密集的地道与通道中极易藏匿,敌人若不熟悉地形则极难搜寻

整个布列斯特要塞被划为禁区。德军占领当局禁止民众进入,违者格杀勿论,连德军自己也尽量避免进入——传闻称,因大量未埋葬尸体而引发的“冤魂复仇”事件频发。第五堡更成为游击队员的临时处决地。

布列斯特要塞第五堡垒之谜

第五堡的地下通道至今仍令人震撼!仿佛无尽的迷宫

读过这些恐怖记录,再回望博物馆那看似普通的墙壁,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它们仿佛仍在诉说某种沉重与幽暗。我们在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点游览时,天气不佳:零度出头,夹雪的冷雨不停,天空似乎压在树梢。因胜利日将近,几位身穿军装的士兵在博物馆周围清理环境。当日为工作日,天气又糟,几乎没有其他游客。

布列斯特要塞第五堡垒之谜

我们运气不好,碰上了坏天气(((

第五堡垒这座庞然大物如今已成为“布列斯特英雄要塞”纪念综合体的一部分,其部分拱顶房间被改建为一座小型博物馆,展示了这处防御工事的建造过程、内部生活和历史片段。不过,奇怪的是,博物馆里关于卫国战争的资料却少得出奇。参观时要注意,第五堡垒的几个展厅是这里唯一有暖气的地方。

布列斯特要塞第五堡垒之谜

你觉得厕所怎么样😆?

整个其他区域(包括穆哈维茨河对岸“自由落体式”的厕所)都没有供暖,地下的拱形房间和通道里弥漫着潮气和穿堂风。有些地方甚至从天花板上垂挂着小小的钟乳石,营造出特殊氛围。有时候,据博物馆工作人员说,在遥远的地下角落里还有蝙蝠飞进来过冬。如果打算来这里,千万别忘了带手电筒或者电量充足的手机。大多数地下通道和拱顶房间都没有照明,地面状况也相当糟糕,稍有不慎就可能“长眠”于此,与堡垒的守军们为伴。作者倒是没在意这些,因为他们习惯了去废墟探险,但这里必须穿运动鞋,否则很容易受伤。

布列斯特要塞第五堡垒之谜

几个拱顶房间合并组成的博物馆,是寒冷季节中唯一能暖和一下的地方,主要介绍的是第五堡垒战前的生活情况。

让人震撼的是那无尽的地下通道和出口,还有那些微小的射击孔和观察窗,以及残留在墙上的德文和俄文书写痕迹——这些都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遗迹! 战争年代,游击队能在这里藏身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在第五堡垒周围,还分布着十个类似的工事,每一个都有其独特的结构设计。

布列斯特要塞第五堡垒之谜

那些极其细小的射击孔和昏暗黑暗中的缝隙,真的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布列斯特要塞第五堡垒之谜

当然,设备出点神秘故障也不足为奇😅

在堡垒前伸的戍堡炮台中,设置了一门二战时期的火炮,用于展览。感兴趣的话你可以自己试着旋转炮管,对准目标瞄准。在其中一个地下拱顶房间里,还原了一个火药库的场景;而在唯一有照明的通道中,安放了一尊站岗士兵的雕像。

布列斯特要塞第五堡垒之谜

中央地下隧道里,哨兵静静守岗。

整个堡垒可以从内部或顶部参观,观察周围的景色。有好奇心又身手敏捷的人可以爬上两个高高的混凝土基座上的观察点之一——这两个观察点被厚重的钢罩覆盖,能更好地体验守堡士兵的感受。

布列斯特要塞第五堡垒之谜

当然爬上去了。虽然又冷又潮湿,还有讨厌的风在吹,但可以体验一下当年的岗哨视角。

吃的、喝的、热茶,请一并自带:周围没有商店,更别提咖啡馆或餐厅了。如果天气好的时候,在堡垒的某个角落坐下来吃点东西一定很有趣。只不过,没怎么见到垃圾桶(说实话好像一个都没看到),所以所有的垃圾都得自己带走。

布列斯特要塞第五堡垒之谜

堡垒内有些指示牌展示了当时的布置情况,但在昏暗的光线中很容易被忽略——需要多加注意周围。

布列斯特要塞第五堡垒之谜

请进,我的大门始终为你敞开!

布列斯特要塞第五堡垒之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火龙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29169.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