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维尼公司最新报告揭开美军致命软肋:从F-35隐形战机到”标枪”反坦克导弹,87%涉及镓、锗的供应链必须经过中国工厂。
这个数字意味着,美军现役装备中每10个关键部件,就有近9个需要中国提供的特种金属。更严峻的是,中国控制着全球83%的钴加工和85%的稀土提炼能力,这让五角大楼的武器更新计划陷入两难。
F-35战机资料图
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国防工业生产法》重振本土矿业,现实却充满黑色幽默。加州芒廷帕斯矿场开采的稀土,仍有三分之二要运往中国加工。拜登政府耗资2.58亿美元支持的得州精炼厂项目,因废水处理争议搁浅两年。明尼苏达州的镍矿加工厂被迫迁址,1.14亿美元联邦拨款在环保抗议声中打了水漂。
当美国企业苦等政府破局时,俄罗斯突然亮出底牌。普京政府主动提出开发顿巴斯地区稀土矿,这个储量超2800万吨的资源宝库让华盛顿眼前一亮。
德米特里耶夫透露的利雅得会谈细节显示,俄美合作可能涉及技术转让与联合生产。但克里姆林宫开出的条件充满地缘政治算计——用矿产资源换取西方放松制裁。
普京资料图
北京的反制手段展现出精密计算。从稀土开采到磁体制备,中国掌控着从矿山到成品的全链条。全球六大钴精炼厂尽数落户中国,印尼镍矿区的冶炼基地正在吞噬最后的市场缝隙。
美国地质调查局承认,即便重启本土矿山,加工成本仍是中国的三倍。这种差距不是靠行政命令就能抹平。
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的专家指出,美国失去的不仅是工厂,更是整整两代产业工人。当中国工程师在实验室改进稀土提纯工艺时,美国大学的材料科学专业招生人数连续十年下滑。
MPMaterials公司即便获得政府全力支持,要实现稀土磁体商业化生产仍需中国技术支援。这种代际差距,正在转化为战略层面的绝对劣势。
稀土资料图
中东沙漠里的稀土谈判桌,折射出21世纪大国博弈的新形态。美国试图构建排除中国的”矿产北约”,但刚果金的钴矿需要平定叛乱,乌克兰的稀土矿牵涉地缘冲突,俄罗斯的合作藏着政治陷阱。每个替代选项都像充满倒刺的救命绳索,抓得越紧流血越多。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五角大楼的武器库第一次因为工业供应链的断裂亮起红灯。当北京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战略筹码,华盛顿突然发现,现代战争不仅要比拼弹药库存,更要较量元素周期表的掌控能力。这种根本性的力量对比变化,或许比航母战斗群的位置变动更能预示未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