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国际

日本自民党与维新会基本确立联合执政 今日将签署协议

  据称,高市早苗与吉村洋文将于当地时间20日晚些时候举行两党党首会谈,签署相关协议,正式确立联合执政。(总台报道员 柏春洋)

日本自民党与维新会基本确立联合执政 今日将签署协议 △吉村洋文(左边)与高市早苗

据称,高市早苗与吉村洋文将于当地时间20日晚些时候举行两党党首会谈,签署相关协议,正式确立联合执政。(总台报道员 柏春洋)

更多报道:激进诉求埋下隐患,美媒猜测政治僵局,日本维新会与自民党谈妥联合执政(环球网)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邢晓婧]据日本《朝日新闻》19日报道,在野党日本维新会当天在大阪总部召开常任干事会,会上未出现反对与执政党自民党联合执政的意见。目前两党已在政策协商中达成基本共识,计划于20日签署相关协议。共同社19日报道称,维新会加入执政联盟后,21日的首相指名选举中将投票给高市早苗,由此高市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基本已成定局。

自民党和维新会,各有各的“愁”

共同社称,维新会不加入内阁,最初一段时间将采取“阁外合作”方式,即其成员不进入内阁。如果能推进政策的落实,也会考虑加入内阁。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和维新会党首吉村洋文将于20日签署联合执政协议文件。

“阁内合作”意味着合作政党向政府输送阁僚、副大臣以及政务官等政务官员。以当前石破茂政权为例,公明党成员中野洋昌担任其内阁中的国土交通大臣一职。《日本经济新闻》19日称,“阁内合作”能让执政党在政策制定中拥有更大影响力与决定权,但同时也存在显著风险——合作政党的阁僚将在国会审议中成为在野党质询追责的焦点。

报道称,维新会中,仅有曾任外相、国土交通相的前原诚司拥有阁僚任职经验,党内对“人才经验不足”的担忧始终存在。自民党内也有担忧的声音。日本时事通讯社19日称,自民党与维新会关于组建联合政权的协商已经进入最后阶段,维新会提出的12项诉求包含自民党持谨慎态度的议题,恐对联合政权埋下隐患。自民党内部相关人士表示,若协商无法达成一致,“维新会可能会翻脸退出联合政权”。

在野党猛烈抨击

在与自民党的政策协商中,日本维新会提出了削减国会议员10%席位、禁止企业及团体政治献金等政治改革诉求。

日本时事通讯社19日在另一篇报道中称,维新会此前也一直重视“政治与金钱”问题的解决。鉴于自民党派阀“黑金丑闻”,在之前通常国会关于企业献金的讨论中,维新会甚至比立宪民主党、国民民主党更为激进,主张全面禁止企业献金。

时事通讯社报道称,维新会的核心诉求是“削减国会议员席位”,以此规避现行选举制度下,选票权严重不平等的情况,计划以比例代表席位为核心,削减国会议员约10%的席位。而以比例代表为主要“战场”的公明党、共产党会因此受到强烈掣肘。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直言此举“实在太过粗暴”,自民党资深议员也担忧:“这会让我们与公明党彻底对立。”

时事通讯社称,对中小政党而言,比例代表的席位关乎其“生死存亡”,维新会能否如愿推进仍然难料。此外,维新会还主张废除企业及团体政治献金,比已经退出执政联盟的公明党提出的“限定献金接收主体”方案更为严格。若此事含糊收尾,维新会恐将面临“为优先加入联合政权而妥协”的批评。

美媒:高市处于“风暴眼” 

按照规定,日本首相指名选举首先在参众两院投计票。如果有人能在首轮投票中赢得超过半数的选票,将被指名为首相。如果无人获得超半数选票,得票最多的前两人将进行决选,获得较多选票的人将被指名为首相。如果两院指名出现分歧,将召开参众两院会议进行讨论,若仍无法达成共识,则以众议院投票结果为准。因此,众议院的议席构成成为关键。

目前日本众议院共有465个议员席位,主要构成为:自民党196席,立宪民主党148席,维新会35席,国民民主党27席,公明党24席。在众议院获得超半数席位需要至少233席。据日本媒体报道,维新会与自民党就联合执政签署协议后,高市将在预计于21日举行的首相指名选举中获得维新会支持,大概率将出任日本首相并组建内阁。 

美国《新闻周刊》日本版18日刊文称,当前高市早苗在国内外均处于“风暴眼”之中,若其出任首相,被其列为首要课题的物价应对相关补充预算审议,也可能陷入僵局。不排除新首相解散国会、举行大选的可能性。此外,一系列外交日程也在等待高市早苗。文章称,日本的治理体系逐渐空心化,在当前全球格局剧烈变动的背景下,日本正处于最脆弱的地位,若治理缺位,所有日本人都将受到影响。

点击进入专题:

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

责任编辑:张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头鸟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hanghongzao.com/13745.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